工作区域

滇南西双版纳

作者:来源: 责任编辑:添加日期:2007-09-13 08:29:37阅读次数:

1. 地理环境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南边陲,约东经,北纬, 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西双版纳坐落在横断山东南端,澜沧江(湄公河)流经全境,面积平方公里,东与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思茅相连,西北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为邻。国境线长达公里,东接老挝,西邻缅甸。境内的地区位于海拔至之间,山区面积达到平方米,占整个地区的。境内有个盆地,面积平方公里,占地。旅游风景区面积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占地平方公里。西双版纳地理走势北高南低,最高点为桦竹梁子峰,海拔;最低点在澜沧江(湄公河)的出境口,海拔仅为。

2. 人口与少数民族83万,居住着傣、哈尼、基诺、汉、彝、布朗等个民族,其中傣族占西双版纳人口的。有些少数民族是跨国民族,他们与老挝、缅甸、泰国及越南的当地民族有相似的文化、宗教及语言。每个少数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耕作方式和资源利用知识、服饰、宗教和语言。傣族人信仰佛教,山区的人们崇尚万物有灵论,而两种信仰在他们之间又相互影响、渗透。

3.气候与生物多样性 西双版纳属典型热带和亚热带的气候特征,温暖而潮湿,年均气温摄氏度,年降水量为毫米毫米,四季不分明,仅有个季节雨季(五月至十月)和干季(十一月至次年的四月)。大量的降雨和温暖的气候给热带动植物提供了最好的栖息地,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和多种多样的生物种类使西双版纳成为名副其实的动植物王国。原始森林覆盖了西双版纳的地区(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覆盖率占),那里生存着多种植物,其中有多种热带特有树种,多种中草药植物,多种油料植物;种脊椎动物和种鸟类,其中包括上百种珍惜鸟类和野生动物。这些鸟类的种类占全国的,动物种类占全国的。此外西双版纳地区还有多种鱼类。

4.矿产资源 西双版纳矿产资源丰富,有盐、铁、铜、锰、钴、稀土金属、油页岩、铝、锌、锡、汞、硝酸钠、钨、金、锑、褐煤等矿产。还发现了种矿泉水资源。

5. 农业 傣族主要依靠灌溉稻作农业,而其他居住在半山区和山区的少数民族,如布朗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诺族、瑶族等民族则以轮歇农业作为主要的生计方式。在年以前,拉祜族、基诺族、瑶族完成依靠轮歇农业,只有少数哈尼族和布朗族种植水稻。直到八十年代,轮歇农业面积还比灌溉农业的面积大,养育了西双版纳二分之一的人口。主要的农产品是粮食,包括水稻、旱稻、玉米、大豆。主要的经济作物有甘蔗、橡胶树、果树及油料作物。

6.水系 澜沧江(亦称湄公河)是西双版纳主要的河流,境内的流程为公里。澜沧江在西双版纳有多条支流,包括罗梭江、勐往河、南果河、南腊河、流沙河、南阿河、南木卡、小黑江等,总流程达公里,蕴藏着千瓦的水能,占西双版纳总水能资源的。

7.勐宋 景洪市下辖的勐宋与缅甸接壤,海拔,是西双版纳的最高地。勐宋是一个下辖个自然村的行政村,其中有哈尼族村(个阿卡村和个阿克村)和个拉祜族村,据年统计,该行政村有户共人口。勐宋的阿卡人是在十八世纪中期从西双版纳南部的南糯山迁徙而来的,那时勐宋地区还完全是一片原始森林。当时勐宋交通不便,外人难以到达,因此多样的生物资源得以长期保存。有趣的是,当地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有助于发现当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关键。阿卡人的生产方式是轮歇农业,以前,村民要走很多里路才能到达自家的旱地。

|<<1 2 >>|